昨日,记者从市城管局环卫处获悉,我市江阳区、龙马潭区、纳溪区三区城区范围内由政府投资建设的201座公共厕所,目前已全面实现免费开放;四县也将实现公厕免费开放,相关事宜正在部署中。
据环卫部门介绍,目前,在全国乃至全省,很多城市已经先行一步实现了公厕免费服务,泸州此举也是顺应市民的需求。
“公厕发展经历了旱厕、水冲式、星级公厕等演变,管理上也经历了不收费、收费、免费的过程。”昨日,市环卫二所所长钟瑜向记者介绍了泸州公厕建设和管理的演变历程。
1985年以前,我市公厕普遍是旱厕,很多老市民对那时蚊蝇扑脸、臭味熏天的景象还留有记忆。由于人流量较少,那时公厕保洁员一人还要管理好几个厕所。
1985年底,我市开始对城市公厕进行大规模维修改造,旱厕从这时候开始逐步被改成水冲式厕所,卫生了许多。也正是从那时起,我市公厕开始向市民收费,最初为每人每次5分钱。此外,公厕也有了固定值守的保洁员,“没有蚊蝇”的标准当时对保洁员来说算得上一个考验。
1995年前后,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,公厕管理、服务水平越来越高,公厕收费相应提高到每人每次1角钱。
2005年,我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,按照要求,一批公厕开始升星改造。星级公厕有了手纸架、挂衣钩以及优质的洗手台、化妆镜等,还有方便残疾人的无障碍通设施、专用厕位。经过物价部门批准,我市星级公厕收费提高至每人每次3角,其它公厕每人每次2角,收费标准维持至今。2008年左右,我市在滨江路等地新增一批移动公厕,给市民带来便利,但由于运行成本相对较高,其价格核准为每人每次5角。
如今,城市公厕还在不断演进,公厕环境越来越优、硬件设施越来越好。不久前,我市在城西投资建设的最大公厕,已经有了独立的母婴室、空调等设施,越来越人性化。